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文档编号:4232633上传时间:2023-04-10格式:DOC页数:5大小:21.50KB《高中地理论文: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论文: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1、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开展创新活动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地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2、,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3、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内容包罗万象,这就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地球在宇宙中的有关知识介绍、各种地质地貌的成因探求、天气预报的制作、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等,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4、境、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协调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幻灯、录像、投影、计算机等,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做到视听结合,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神游其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地理创新思维就是在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框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全新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发展其创新能力的关键。1、激发5、学生的好奇心理好奇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产生好奇心理,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这就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例如,在讲“地壳运动”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发现鱼龙化石?”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在讲“洋流”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时多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航?”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思维也会很快活跃起来。2、鼓励学生大6、胆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例如,在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有学生提出:“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那么太阳日还长于恒星日吗?”在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