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做实。下面,我就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谈几点看法: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有“爱心”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充分重视“示范”和“引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崇高师德的影响和滋润,能弥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使自己所教的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更要学会如何做人。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心去对待学生,对待他人,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突出“宽容”学生品德过失的矫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学生的过错行为,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处理,而要看到过错行为背后学生的动机。教师对学生过错行为的处理要持宽容态度。宽容不是怂恿,不是放纵,而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因而,信任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也是一种仁慈,对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仁慈,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诱发学生改过从善的动机。所以,宽容有时比严厉的批评、训斥更有感召力、教育力。当然,宽容不是对学生的过错行为不闻不问,而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理解、包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品德向好的方向发展。三、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注重“细节”德育工作要“抓小”、“抓细”、“抓反复、反复抓”。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为此,学校要狠抓“三个好”(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教育、“三个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三好”、“三习惯”的养成,打造学校养成教育的特色。其次,要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举办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办好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建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第三,要抓好法制安全教育。要上好法制安全教育课,要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形式,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要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观看安全教育影视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疏散演练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体现“活动”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课堂上,而要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校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感恩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活动等。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提升素质。同时,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五、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联系,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要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访、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要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总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用宽容去理解学生,用细节去关注学生,用活动去锻炼学生,用合力去促进学生,努力把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