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范文第2篇1.1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1.2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采矿、岩土工程力学基础、矿山安全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采矿学科的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1.3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采矿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2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1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目前,我国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特色鲜明,为我国的矿业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矿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矿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矿业发展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而形成的,其培养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为矿业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是为矿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矿业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各高校对“宽口径”的理解不同,导致各高校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2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不明确。各高校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2)课程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不能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各高校在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4)师资力量不足。各高校在采矿工程专业师资力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3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3.1明确培养目标各高校应根据矿业领域的要求,明确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3.2优化课程设置各高校应根据矿业领域的要求,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完整,能够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应根据矿业领域的要求,加强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应根据矿业领域的要求,加强采矿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高,能够很好地适应矿业领域的要求。采矿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采矿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1.1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