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上传人:Fisher0915文档编号:7822535上传时间:2023-07-24格式:DOC页数:4大小:42.50KB1、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涵义、特点、实施过程、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关键词:问题解决 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 一、“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涵义“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其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资料,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2、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是一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它能使学生在教学思维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二、“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特点1、问题性。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疑问难,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2、自主性。“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亲自去获取知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重视学生的自我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3、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3、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开放性。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由于问题是综合开放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也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三、“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是实施“问4、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基础。2、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可能比较凌乱、模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使问题更明确,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和信息。3、提出假设,选择方法。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即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多种方案,而不必对每种方案进行评价。4、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可行,需要验证。验证假设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推理、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通过验证,学生就可以解决问题。5、应用迁移,反5、思提高。问题解决以后,学生需要把获取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巩固、扩大、引申原有的知识,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四、“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2、启发性原则。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设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6、。3、发展性原则。“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4、开放性原则。“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强调问题的开放性,强调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强调答案的不唯一性。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五、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例如,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