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第2篇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38-02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学生来说,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出现普遍下滑的趋势,甚至出现了抄袭、买卖论文等不良现象,使得本科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因此,如何改进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分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一、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1.选题不当。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起点,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选题过大。例如“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研究”等,这些选题范围太大,本科生由于专业知识、写作水平、研究能力有限,很难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论文,往往泛泛而谈,内容空洞。(2)选题重复。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相对狭窄,可供选择的题目不多,再加上有些高校为了方便,给出固定的选题范围,导致学生选题重复,缺乏创新性。(3)选题不切实际。有些学生仅凭兴趣进行选题,没有考虑客观条件,例如“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研究”,这个选题需要大量的上市公司数据,而学生很难获取相关数据,因此论文写作无从下手。2.写作能力欠缺。由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写作能力的训练,再加上有些学生语言文字基础较差,导致论文写作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逻辑性;语言表达不准确,口语化现象严重;论据不足,论证不充分;甚至出现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等问题。3.抄袭现象严重。由于学生缺乏写作训练,不知道如何撰写论文,再加上网络资源丰富,获取信息方便,导致很多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拼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论文流于形式。4.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写论文的理解程度,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毕业论文答辩环节普遍流于形式,表现在: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答辩人数多、时间紧,教师没有时间仔细阅读论文,所提问题过于简单,或者仅仅是对论文格式、错别字等问题的指正,缺乏对论文内容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答辩小组的老师一般就是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碍于情面,不管论文质量如何,答辩基本都能通过,这使得答辩环节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生方面的原因。(1)学生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对于毕业论文,只要能通过就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2)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写作训练。由于大学前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偏重于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缺乏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不知道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2.教师方面的原因。(1)指导教师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教师人数有限,使得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教师精力不够。再加上指导教师除了毕业论文外,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投入不足。(2)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指导教师缺乏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本身就不会写论文,自然无法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1)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管理不严。虽然学校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有相关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管理不严,流于形式。(2)缺乏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学校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没有统一的标准,也缺乏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另外,指导教师的报酬偏低,无法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三、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1.提高认识,强化训练。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在入学教育时,就应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考核。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