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范文第2篇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38-02《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素养。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图形多、专业术语多,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和掌握,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模型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论的应用。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理论,但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同时,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学习兴趣不高。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单一的讲授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3.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80%,平时成绩占20%~30%。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课堂提问构成。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的突击复习,而忽视了平时的学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背诵概念和理论,缺乏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1.优化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师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应结合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需求”这一概念时,可以结合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影响房地产需求的因素;在讲解“GDP”这一概念时,可以结合我国GDP的构成及变化,分析GDP这一指标的局限性;在讲解“通货膨胀”时,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的物价水平变化,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时将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了解经济学的前沿理论。2.改革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市场失灵”时,可以引入“环境污染”的案例,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在讲解“货币政策”时,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变化,分析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及效果。(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效率与公平”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效率与公平哪个更重要”;在讲解“失业”时,可以讨论“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策”。(3)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在讲解“市场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调查某一行业(如手机行业)的市场结构,并分析该行业的特点。(4)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一种利用经济学实验软件,模拟经济现象,验证经济理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经济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市场均衡”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模拟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观察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在讲解“寡头市场”时,可以模拟古诺模型和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寡头企业的决策行为。3.完善考核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应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