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第2篇关键词:德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71-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一、德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目的和意义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机会,把留在大城市、进入大企业作为就业的首要选择,不愿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自觉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缺乏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依赖、攀比等心理,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耐挫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二、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高校对就业指导中的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的现象。一些高校把就业指导的重点放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就业技巧指导和举办招聘会等方面,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关注较少。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相关的德育工作,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自身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就业指导就是为学生找工作,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德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与就业指导关系不大。(二)德育的内容不完善当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德育内容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的德育内容往往局限于就业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和就业观教育,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一些高校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问题。(三)德育的方法单一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德育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就业讲座等形式进行,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不佳。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一些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但网络内容更新较慢,形式比较呆板,缺乏吸引力。(四)德育的师资队伍不健全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德育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往往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深入的德育工作。一些高校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不够,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德育的对策(一)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校要充分认识德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把德育摆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