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结构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议论文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观点和材料的组织安排。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几种。一、并列式并列式结构,是指在论证思路中,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把论据并列起来,是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例文说“安”北京考生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安者,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纵观古今中外,凡国泰民安者,无不安之善也。古有西汉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开明之治”使社会安定,然后成就“贞观盛世”;唐玄宗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时的辉煌;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胜景,纵览历来国与家,成于安者败于乱。春秋战国年年战乱,民不聊生,民心涣散;三国鼎立,争战不休,人民受苦;宋元之时,民族烽火不断,边疆不安,国人遭殃。此所谓:乱者,祸之源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时分散离合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以此为镜,台湾与大陆分离已久,国人关注,然而台独分子一意孤行,台独行径有增无减,这不仅影响祖国的统一,还会波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甚至于世界的安定。中国政府站在利民利世的高度,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安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平安定乃大势所趋。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社会安定发展推波助澜,祖国繁荣富强需要安定,社会安定需要统一,而统一大业的完成最佳途径是和平谈判,共创辉煌前景!不论是祖国的统一,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都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共建和谐社会方兴未艾。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营建和谐社会的方针,国人备受鼓舞;科技发展观的落实,广得民心。古人有云: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国要以“安”为发展背景,万事以和为贵,贵在安定。全心全意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全面展开,安定和谐也变得日益重要。只有安定,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在前进道路上引吭高歌。以和为贵,贵在安定。【点评】本文是一篇相当规范的议论文。作者先由“和”入题,引出“安”。紧接着,提出“安者,和之本也”的观点。然后,作者分别从“纵观古今中外”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两个角度,论证了“安”(安定)的重要性。最后,作者结合当前的国情,论证了“安”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以和为贵,贵在安定”的号召。全文结构清晰,思路缜密,堪称并列式议论文的典范。二、对照式对照式结构,是指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运用对照式结构,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些,作为论述的重点,另一方面却起烘托、陪衬作用。例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广东考生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