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怎么写??1个回答分类: 语文2014-11-11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汽车专业教育现状,指出了我国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力 1国内外汽车专业教育现状 1.1国内现状 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2006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07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888.24万辆和879.15万辆,2008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34.51万辆和938.05万辆,汽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汽车技术的快速更新,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汽车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汽车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在专业设置上,本科院校设置车辆工程专业,高职院校设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等.在培养目标上,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车辆设计、制造、科研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检测、维修、服务等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本科院校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本科院校的影响,虽然强调实践教学,但很多还是本科教育的压缩.在教学内容上,汽车专业教材更新缓慢,很多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导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在师资队伍上,很多教师没有汽车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欠缺. 1.2国外现状 国外汽车专业教育相对成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和英国的BTEC模式等.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双元制”教育中,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加拿大的CBE模式:CBE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的英文缩写,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再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CBE模式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进程的基准. 英国的BTEC模式: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英文缩写,BTEC的教学模式是兼顾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培养模式,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为基点,以项目课题为评估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BTEC课程教学大纲由英国有关专家制定,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国际上广泛承认的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证书. 2我国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汽车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比较宽泛,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错误,但是不够具体,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差异性,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我国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还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虽然进行了课程改革,但很多还是“换汤不换药”,课程内容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应用知识偏少,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2.3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我国汽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很多职业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备短缺、陈旧,实践教学环节无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2.4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欠缺 我国汽车专业教师很多是高校毕业生,没有汽车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欠缺,在讲授汽车专业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很多教学内容只能“纸上谈兵”. 3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