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范文第2篇1.1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高校法制教育对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虽然没有必要去学习和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和艰深的法律理论,但至少要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制教育能使大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健康成长。1.2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校园能够凝聚人心,促进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和谐。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师生都能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制教育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校园公平正义,有利于鼓励和保护校园诚信友爱,有利于激发校园活力,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法制教育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法制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因此,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1.3法制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法治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文明进步的现状看,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后备干部和各级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2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2.1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目前,高校普遍比较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法制教育等素质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把法制教育作为软任务,认为可多可少,可有可无。虽然高校都按照要求开设了法律基础课,并规定了相应的学时数,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有的高校任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法律基础课的学时数。有的高校把法律基础课作为考查课,甚至开成讲座课。由于重视不够,教学时间难以保证,法制教育很难收到好的效果。2.2法制教育形式单一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础课教学。法律基础课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是非法学专业学生获得法律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法律基础课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讲授法律的概念、特征、原则、功能等基本知识,很少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法律基础课教学没有与其他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没有有机结合。法制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2.3师资队伍薄弱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法律基础课教师多为“两课”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教育,法律素质不高。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深入联系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只是照本宣科,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高校虽然聘请了法律专业的教师讲授法律基础课,但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名教师往往要面对几百名学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有的高校聘请了法学教师、法学专家、司法工作者担任法制辅导员,举办专题法制讲座等,但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形成长效机制。师资队伍薄弱,严重影响了法制教育的质量。2.4法制教育环境欠佳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环境欠佳。高校周边环境复杂,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林立,社会闲杂人员众多,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高校内部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不佳,盗窃、诈骗、伤害等案件时有发生。高校内部管理不严,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高校师生法律意识不强,不能自觉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高校法制教育环境欠佳,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3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对策3.1提高对法制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