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评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范文第2篇关键词:职称评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43-03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及业务水平的直接评价,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职称评审工作是否客观、公正、科学,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到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是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普遍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由专家对申报者的业绩材料进行综合评议,定量评价则是对申报者的各项业绩设定不同的权重进行量化评分。由于定性评价主观性较强,因此,各高校在职称评审中普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然而,在定量评价中,由于对各项业绩指标及其权重设置的不尽合理,导致职称评审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重科研轻教学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职称评审中,教师和科研成果容易量化,且被视为硬指标,而教学业绩和效果难以量化,被视为软指标。因此,在评审过程中,科研成果和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而教学业绩和效果则无足轻重。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审导向,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2. 重数量轻质量在职称评审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数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严格规定项目和论文的级别和数量。这种重量轻质的评价导向,导致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许多教师为了评职称,只顾追求论文和项目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水平,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成果,而高水平、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十分匮乏。3. 重业绩轻师德在职称评审中,各项业绩指标均与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关,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却难以量化,因而容易被忽视。这种重业绩轻师德的评价导向,导致部分教师只注重业务水平的提升,而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做得不够,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学校的声誉。二、构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针对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重新构建职称评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构建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因此,在职称评审中,应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教学与科研指标的权重,既要考察教师的科研能力,也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2. 数量与质量相结合针对目前职称评审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应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在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既要设置一定的数量指标,更要设置相应的质量指标,并适当增加质量指标的权重,引导教师在完成一定数量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和水平。3. 业绩与师德相结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职称评审中,应坚持业绩与师德相结合的原则,在考察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的同时,也要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并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上述原则,结合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特点,笔者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师德、教学、科研三部分构成,每部分包含若干项具体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1. 师德表现师德表现主要从思想政治表现和职业道德两方面进行考察。思想政治表现包括教师的政治态度、思想观念、法制意识等;职业道德包括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师德表现由教师所在单位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占60%,学生评价占40%。师德表现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计10分、8分、6分、0分。师德表现评价为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2. 教学业绩教学业绩主要从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研究三方面进行考察。(1)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研究生等。教学工作量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等主管部门根据教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