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范文第2篇1.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对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的管理活动。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全体职工及各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生产管理、数理统计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为达到安全生产目的而采取各种措施的管理。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生产安全、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先后颁布了诸多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操作规程。其中,我国《建筑法》中规定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确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些法律法规都体现了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视。但是,由于建筑业的施工生产特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一直比较落后,每年都有安全事故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28起、死亡674人,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12人,较大事故23起、死亡94人,一般事故503起、死亡568人。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22起、死亡648人,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12人,较大事故22起、死亡85人,一般事故498起、死亡551人。2015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42起、死亡554人,其中重大事故1起、死亡12人,较大事故9起、死亡33人,一般事故432起、死亡509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很多,特别是较大及以上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暴露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2.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些施工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具体表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事故频发。1.2.2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或者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但没有有效运行。具体表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安全检查制度不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不落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安全管理无章可循,或者有章不循,安全管理水平低下。1.2.3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投入不足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安全投入,导致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防护用品缺乏,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多,安全事故易发。1.2.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一些施工企业对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或者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际效果。具体表现在:新工人入场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执行,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不开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缺乏,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安全事故易发。1.2.5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些施工企业对安全检查重视不够,没有认真开展安全检查,或者安全检查走过场,没有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安全检查人员不专业,安全检查内容不全面,安全检查记录不真实,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易发。1.2.6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或者虽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但没有进行演练和修订。具体表现在:应急救援预案不具针对性,应急救援物资不充足,应急救援人员不专业,应急救援演练不开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造成事故扩大化。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2.1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前提。施工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牢固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