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作者:aiycxz.cn
范文第2篇财政学论文范文第3篇(一)财政学课程的特点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学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财政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财政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性强。财政学课程主要讲授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内容既包括财政概念、财政职能、公共产品理论、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收入理论、财政平衡理论和财政政策等基本理论,也包括财政支出、税收、国债、国家预算和财政体制等基本业务知识,理论性较强。第二,综合性突出。财政学课程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都有交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第三,政策性强。财政学课程涉及财政收支、国家预算、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多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政策性较强。第四,实践性明显。财政学课程涉及的内容和经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实践性较强。(二)传统教学模式及其弊端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材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很难被激发出来。传统教学模式与财政学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难以实现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探究性学习和服务学习等。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案例的学习,是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服务学习,是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财政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学习财政学理论知识,自主提高财政实践能力。(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做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最终掌握所学知识。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讲授财政职能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为什么政府要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手段有哪些?政府干预是否一定能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最终理解和掌握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